民主進步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今(5)日持續「點亮台灣。希望行腳」請益行程,由行政院前副院長林信義、新境界基金會執行長林全、政策辦公室執行長張景森、中央大學邱俊榮教授、民進黨副秘書長劉建忻與民進黨政策會副執行長洪財隆陪同拜會全國工業總會理監事,請益產業對於整個經濟發展的看法。
會前針對媒體提問朱習會相關問題,蔡英文表示,有關朱主席到中國訪問的事,民進黨已經把憂慮和關切的事情都講清楚了,剩下來的就是朱主席和國民黨必須面對台灣社會對他很多的問題和憂慮,希望他能夠回答這些對他的問題和憂慮。
蔡英文強調,台灣所面臨的挑戰其實很多,每件問題都必須實實在在地來面對。蔡英文說,這段時間以來,她走訪台灣各地,實地了解各地的狀況和人民遇到的問題,體會到台灣真的很需要一個願意蹲下來,和人民溝通,真誠了解人民和產業問題,且大家共同來面對這些問題的政府。蔡英文表示,國民黨政府真的花了太多時間在兩岸牌上面,現在台灣社會也知道兩岸牌不能完全解決台灣的問題,最終還是要把重點放在大家所關切的內部的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
蔡英文在與全國工業總會理監事座談前,會中致詞全文如下:
今天來報告幾個民進黨對福利、經濟與產業的基本立場。企業界對民進黨的印象是,我們和社會運動比較靠近,與企業界比較有距離。但其實做為準備執政的政黨,我們會聽不同立場的意見,不會偏聽。甚至經常把不同立場的人放在一起,試著找出大家都能接受的那一條窄路。
我的想法是,解決問題最重要。台灣是大家的,社會儘管有多元意見,但公平正義的追求,與企業的蓬勃發展,兩者並不必然是衝突的。我們想要創造的,是人民、企業與政府的三贏。
因為台灣很小,面對國際社會的競爭,力量很單薄,我們沒有本錢僵在無止盡的對立當中。政府要建立自己的公信力,搭建一個社會溝通的平台,和產業、社會、學界及地方政府,一起來尋找共同的出路。
民進黨絕對不反商,我們只是反對特權。工商業是經濟發展的推動者,也是就業機會的提供者。所以,我們珍惜好的企業與產業,更尊敬願意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家。
早年的台灣,因為有眾多企業家的奮鬥,台灣經濟表現輝煌燦爛,這幾年看到台灣的企業家在面臨台灣的經濟發展情勢下,有很多無奈及力不從心的地方。
我們非常強烈感受到,這些年大家很鬱卒、很失望的心情。這次我代表民進黨參加2016總統大選,經濟與產業仍然是最主要的議題之一。
因為全球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必須花更大的功夫,來維持台灣在國際的經濟地位。另外,我們特別關心產業的創新發展,因為這與促進就業機會、增加國民所得、提升生活水準,息息相關。
明年民進黨若能再度執政,我可以向各位保證:
第一,我們要組成一支堅強的執政團隊。我也可以跟各位保證,這個執政團隊將來是有史以來最會溝通的政府。我們的內閣成員,除了要有專業的視野,也會有處理政治問題的能力,不但要能夠聆聽各種聲音,還要有調和各方立場的能力,推出務實、穩健的政策。而且,要重視行政效率,勇於推動行政改革,突破不合時宜的法令規章,掃除投資與經營的障礙。
我身旁的老長官,也就是前行政院副院長,林信義先生。他當經濟部長和行政院副院長的時候,我相信大家都有深刻的體驗,也見識過他的行政效率,中科開發他僅僅10個月零5天,高雄自來水不能喝的問題,也是他負責解決。他是一個最好的標竿。
第二,我可以跟大家承諾跟保證的是,我會和大家共同建立一個健康透明的政商關係。一個好的企業經營環境,應該要讓企業家在商場上專心開拓,而不需要讓企業家變成紅頂商人,去和政治人物、內閣官員經營私人關係。
企業不需要花錢投資政治,應該把這些錢用在照顧員工、嘉惠消費者、或者對環境友善的措施上。因為政府本來就有責任,打造一個公平的產業發展環境,做企業家與勞工的後盾。
第三,今天的請益和交流,只是一個開始。民進黨如果有機會重返執政,我們會有更多的機會,和大家在一起討論政策問題。針對重大政策變革,或棘手問題的解決,我們一定會向產業諮詢、共同討論。
我也會要求未來的內閣與智庫,能與大家保持密切溝通,確保所有施政具有可行性,且能在各種矛盾的立場之間,尋求多數人可以接受的平衡點,讓眾多棘手問題可以儘速得到解決。
各位的意見,會成為我們產業政策的重要參考。趁著這次難得的聚會,期盼各位企業領袖能多提供寶貴意見,讓我們的政策更充實、更切合實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