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政府大力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民主進步黨今(29)日上午由黨副秘書長徐佳青偕同發言人楊家俍、張志豪公布相關議題民調結果,張志豪首先根據調查結果指出,受訪者在瞭解前瞻計畫內容之前與之後,贊成度有重大差異。調查顯示,前瞻計畫五大建設中,最受支持者為水環境建設,高達83.6%,其次為綠能建設78.0%、數位建設67.7%、城鄉建設67.0%,軌道建設則是53.0%,平均支持度相當高。
張志豪另依據分項調查說明,當詢問「綠能建設預計投入243億,推動太陽能、風力發電等綠能產業,強化能源安全和促進環境永續」的贊成度時,泛綠民眾有高達92.3%的支持,泛藍也有將近七成贊成,中間選民則有68.8%,可以發現不贊成的比例相當低。而詢問「數位建設預計投入460億,推動政府資訊安全,普及全國寬頻上網環境、建設下世代智慧學習環境與發展數位文創。」的贊成與否時,泛綠贊成67.7%,泛藍58.6%,中間選民59.5%。
楊家俍進一步表示,詢問「水環境建設預計投入2500 億,推動水資源開發維護、治水及河川維護,目標是讓人民不缺水、不淹水、喝好水」的贊成度,泛綠有高達九成五的支持度,甚至泛藍選民也有將近八成支持,中間選民支持度為72.8%。楊家俍提到,經濟部長李世光曾在中常會簡報,指出今年一到三月降雨量是70年來的次低,但今年六月全台灣卻有超過十個以上的觀測站是3天下完半年雨量。一下缺水、一下水患,水環境建設的高支持度顯示人民對不缺水、喝好水,有迫切的需要。
軌道建設方面,楊家俍表示,當詢問「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是否贊成「軌道建設」預計投入4200億,包括升級花東地區鐵路雙軌及鐵路立體化,建設中南部觀光鐵道,強化高鐵及台鐵的轉乘服務、推動都會區捷運或輕軌建設等,有53%民眾表示支持,泛綠民眾的支持高達70.8%,泛藍民眾為40.5%,中間選民也有45.3%。若特別進行不同地區的支持度交叉比對,可以看到軌道建設與地區交叉分析當中,新北和台北也有五成以上的民眾支持,支持的趨勢是從台灣由北往南遞增,中南部民眾希望南北平衡,在建構全台灣軌道建設運輸之後,提供低碳、節能、安全的公共運輸,而在基宜花東澎的部分,不贊成略高於贊成,但仍在誤差範圍內。對此,我們認為城鄉差距使得民眾在取得資訊上較不方便,對於政府的宣傳不足,會進行檢討。
楊家俍表示,在詢問「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贊不贊成「城鄉建設」預計投入1300億,包括改善停車問題、提升道路品質、投入公共建設、開發在地型產業園區等。整體支持度為67%,泛綠民眾為83.1%,泛藍民眾58.3%,中間選民為53.1%。綜合各單項的支持統計,其實民眾不分藍綠都是支持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也對台灣未來的基礎建設的推動和提升有高度的期待。
另外,針對泛藍、泛綠的支持度也做了交叉對比,在各單項題目說明後,泛綠民眾有高達88.9%支持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泛藍民眾也有48.2%表示支持,中間選民有53%支持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顯示當我們對受訪者充分說明後,不分泛藍、泛綠、中間選民,對於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支持度都超過五成。楊家俍強調,支持建設不分藍綠,台灣人民對於建設台灣,提升台灣基礎建設品質有高度期待,呼籲國民黨未來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審查中,能夠用溝通來取代對抗。
副秘書長徐佳青表示,今天再一次針對前瞻基礎建設相關民意調查做第二次發布,上一次調查為5月5日,歷經一個半月後,民眾對於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看法其實相當一致。在同個機構、問法幾乎類似的情況下,在說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前跟說明後,民眾對於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支持跟贊成度來看,在說明前,民眾由於在資訊上相對不夠充分,沒有太強烈的判斷狀態下,不表態率相對偏高,但在五個細項分別進行調查跟說明之後,第二次詢問整體對於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贊不贊成時,發現表態率上升非常快速,幾乎每個項目的表態率都高達九成五。而在這樣的表態率下,有高達六成五以上的民眾支持,顯示全體民眾中,有高達三分之二的民眾贊成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這與5月5日公布的民調結果,都在誤差範圍內。
徐佳青說,在說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前,贊成的民眾為33.1%,說明後,贊成的民眾為65.6%,顯示民眾只要有充分的資訊,就可以作為選擇的判斷依據。這也可以解釋據6月20日媒體所公布的民調中,當詢問民眾支不支持政府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支持的民眾只有28%,不支持的有46%,但若在每個細項的詢問中,包括軌道建設的支持度有將近四成、水環境建設將近八成,綠能建設七成五、數位建設六成四,城鄉建設為七成。對此我們非常疑惑為何在各個細項計畫的支持度都這麼高的情況下,總體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支持度卻只有兩成八?
因此在看到這份民調之後,我們可以得到一個非常清楚的訊息就是,民眾到底有沒有獲取正確的訊息?獲取訊息前跟獲取資訊後會不會影響對於資訊的判斷力?很清楚的,在這次的調查中,充分顯示民眾對於資訊的獲取在政策喜好度上面有相當大的影響,政府確實需要將相關訊息提供給民眾作為參考依據,也需要跟民眾做更多的溝通。
徐佳青進一步說明,在詢問到是否同意「是為了顧及區域平衡,調整過去發展重北輕中南東部的作法,並不是對藍綠執政縣市有差別待遇」,同意的民眾為57.6%,泛綠民眾有74.9%贊成,泛藍民眾為42.9%,中間選民為49.8%。若再進一步問到是否同意「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是為了「投資下一代的未來」,同意的民眾為59.8%,泛綠民眾為81.4%,泛藍民眾為44.6%,中間選民為48.6%。最後,當詢問到「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對台灣「未來的經濟與平衡區域發展」有沒有幫助,認為有幫助的民眾為61.9%,泛綠民眾有86.1%認為有幫助,泛藍民眾有45.3%認為有幫助,中間選民有47.2%認為有幫助。
徐佳青強調,這些資料都充分顯示經歷過不管是在立法院不同政黨的意見發表,或是在各界資訊的釋放後,資訊的對或錯,這一個多月來,顯然民眾的判斷是有一個很清楚的答案,並沒有受到外界的誤導和不充足的訊息所影響,使他們的判斷有大幅改變。
此份民調於6月26日至28日執行,調查抽樣座機與手機數各半,共完成1096份,訪問對象為20歲以上具有投票權公民,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約為正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