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兩岸農業交流結果,資金、技術、人材大量流往中國,農產品回銷台灣,排擠我農產品的國際市場
n 北京政權承諾清楚加註「產地台灣」和「產地中國」,未能積極落實;多項農漁產品承諾零關稅,仍停留紙上作業階段
n 台灣的農民組織不健全,國際市場競爭力薄弱
n 台灣的農林漁牧產業的上下游之原料、半成品甚或成品,許多源自中國,應立法放大「中國」兩個字;鼓勵社團和民間企業推展China-Free運動;推動愛用國貨運動
n 美日和歐盟等先進國家,均採「產銷履歷制度」管理進口產品安全,國民黨反其道而行,大力推動CAS
n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和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負責邊境查驗,人力、經費和專業編制顯然不足以確保國人健康,劉兆玄「6個月至1年內進口食品安全」的政治承諾,一定跳票
n 和進口中國乳品(或黑心食品)相關的進口商、通路商、製造商、零售商以及消費者的損失(含商譽),責任歸屬、何以處理?推估損失應包括上下游、長短期和關聯產業
中國黑心食品舉例-天山網
n 歐盟:帶殼花生、粽子、蜂蜜、罗非鱼、蝦、稻米等
n 美國:維他命、蜂蜜、肉桂、馬蹄、冷凍乾燥草莓、
幹紅棗、冷凍劍魚、人參、鯰魚等
n 日本:冷凍菠菜、松蘑、鰻魚、茶葉、下雜米等
n 台灣:鹽、花菇、香菇絲、巴西蘑菇、豬腳筋、
香米、茶葉、汞綠茶、毒菸、百合、落花生、生薑、
蒜頭、茼蒿、小白菜、菠菜、萵苣、青椒、大蔥、
扁豆、香菜、黃瓜、四季豆、水產品(如大閘蟹、
白蝦、金鯧魚、加魚內魚、黃魚、鱸魚、鮸魚等)等
n 其他國家、地區:南韓、菲律賓、印尼、越南、新加坡、香港、澳門、巴拿馬等……
三聚氰胺乳品事件重要期程
n 2007.7 美國「吃出健康國際公司」(Food for Health International)推出China-Free
n 2007.12 三鹿集團受到投訴
n 2008.6 三鹿集團檢驗乳品
n 2008.8月初 石家莊共產黨接到投訴,9月初才通報上級
n 2008.8.11 三鹿公司內部文件-決定隱瞞
n 2008.9.12 台灣官方由媒體獲知消息
n 2008.9.21 金車主動下架乳品、三鹿乳粉含「阪崎氏腸桿菌」
n 2008.9.23 行政院宣布中國進口乳品和植物蛋白質成品下架
國共聯手,傷害台灣農產品市場價值和台灣主體意識
n 農委會98年度農業管理預算減列建構產銷履歷之安全農業體系等經費57,154千元,農糧署農糧管理預算減列重要農糧產品生產申報制度等經費11,889千元
n 農委會畜牧管理編列29,782千元,農糧署編列25,600千元,推動CAS。違反立法院第六屆委員會不再辦理CAS的主決議
n 農委會表示:外銷採TAP、OTAP和UTAP,內銷採CAS
n 農委會防檢局動植物防疫檢疫管理經費,98年度預算738,897千元,較97年度減列122,004千元,扣除減列豬瘟及口蹄疫防治經費115,546千元,仍減少6,458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