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
國際金融情勢近期發展
政策會2008.10.24
一、金融風暴
2007年8月發生的美國次級房貸危機,戳破信貸市場過去幾年過度膨脹的泡沫,引發全球性金融風暴。究其因可追溯至2001年網路泡沫破滅後,美國聯準會採取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因而創造了有利於衍生性金融商品蓬勃發展的環境,金融業在此期間出現空前未有的轉變,而金融監理方面卻大部分沿襲過去業者自律的制度,並未與時俱進。
2004年6月起,美國景氣復甦,貨幣政策轉向,聯準會連續17次調升利率,聯邦基金利率從1.0%提高到2006年6月的5.25%,對房貸市場造成嚴重衝擊。美國房市泡沫破滅,開始向下修正而產生骨牌效應,成為次級房貸地雷的引爆點。
2008年9月,美國兩大房屋抵押貸款機構-房利美(聯邦全國抵押貸款協會)和房地美(聯邦住房抵押貸款公司),因房貸品質急遽下降而產生嚴重的虧損,引發市場信心危機,美國財政部被迫出面接管。隨後美林證券爆發財務危機、雷曼兄弟破產、AIG緊急向聯準會申請融資850億美元,次級房貸風暴的負面效應持續發酵,並蔓延至歐陸國家,包括英國、比利時、德國、冰島等國,形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目前影響的層面已逐漸擴及實質經濟。
二、歐美經濟前景惡化
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奇於10月6日在華盛頓國家企業經濟協會(NABE)指出,有鑑於信貸緊縮,成長展望及通膨降溫等變化,決策部門正重新評估目前的貨幣政策,暗示今年4月以來維持不變的利率政策即將下調。根據NABE調查,69%受訪的經濟學者認為美國經濟已經或將在2008年底之前步入衰退,比5月的調查增加13%。
歐洲央行總裁Trichet也指出,因美國及歐洲的銀行陷入危機,以及歐元區經濟成長前景迅速惡化,調降利率的適當時機已經來到。
全球景氣衰退,國際主要預測機構包括Global Insight、經濟學人及IMF均紛紛大幅向下修正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的預測,調降0.4%-0.9%。
三、四小龍近況
◎ 台灣
截至10/23為止,520以來台灣股市下跌49%,市值縮水11.5兆元新台幣,將近等於一年的國民生產毛額。主計處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景氣衰退對台灣的衝擊已逐漸浮現。
l 失業惡化:9月份的失業率達4.27%,較八月份升高0.13%,增幅為31年以來同期最高,失業率已連續5個月上揚,受失業波及的家庭人口數達96萬人。1-9月大學以上平均失業率達4.65%,創歷年新高。
l 實質薪資負成長:今年1-8月的實質經常性薪資減少3.01%,創下九年以來新低。
l 民間消費急凍:9月份的批發、零售及餐飲的營業額負成長5.06%,7年以來最低,其中零售業已連續4個衰退。
l 中小企業貸款比例降低:自今年6月起,本國銀行對中小企業放款比例已連續3月下降,從42%減少至40%。
◎ 香港
香港的股市及房市在2008年已相繼下跌47%及20%,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強調,現在只是金融海嘯的前奏,真正風暴未到。專家指出,香港目前主要面臨五大風險,資金缺乏流動性、房市下跌、中小企業貸款困境、銀行資產素質下降,以及財政赤字升高。
另根據《南華早報》報導,香港工業總會主席陳鎮仁表示,隨著全球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不斷加大,經濟衰退將持續一段時間,預計在農曆新年前1/4的香港中小企業將會破產,珠江三角洲地區在未來三個月將有至多250萬人失業。
◎ 新加坡
最新的官方報告顯示,新加坡2008年第三季的經濟成長率較上年同期下降0.5%;若以對上一季為比較基礎,新加坡第三季的GDP較第二季減少6.3%,第二季的GDP較第一季減少5.7%,國內生產總值已連續出現兩個季對季的萎縮,因此根據定義,新加坡正面臨自2002年以來的首次經濟衰退。
◎ 南韓
韓國政府10/19公佈多項穩定金融市場舉措,包括為韓國銀行的海外債務提供高達1,000億美元的擔保,為市場提供美元及韓圓流動性,以及對長期持有基金給予減稅優惠。
韓國企劃財政部、韓國央行和金融服務委員會的聯合聲明表示,韓國將效仿其他國做法,避免本國銀行在海外融資方面處於相對劣勢,以緩解金融市場的恐慌情緒。
針對本國銀行國內外分支機構在2008/10/20至2009/6/30期間的外債,韓國政府將提供為期三年的擔保,並將動用部分外匯儲備,另對銀行體系注入300億美元的資金,以協助銀行因應美元短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