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
對限縮股價跌幅政策的評論
學者專家提供
2008.10.24
1. 先進國家都未限縮跌幅,連中國都不限。政府這種沒必要而連限兩週的做法是把台灣打為三流國家,嚴重破壞我國自由經濟的形象。
2. 縮小跌幅限制是怕下跌的管制思想,違背自由經濟之精神,以及政府在自由化國際化的口號。有些股票在國外也有ADR之類的買賣,當國外價格已跌而我們不准跌,就成為笑話,並可能被人藉機套利。
3. 限制的結果,該跌的還是要跌,別人回漲了,我們可能還要補跌,結果痛苦更久。這兩週的表現已經證明限縮跌幅讓人民痛苦更久。
4. 跌停時有一堆人想賣都賣不出去,近來每天常有百億以上的賣單無法賣出,急需現金的人可能因而周轉不靈而受害。金融機構也可能因而周轉不靈。
5. 外國上漲時,投資人可能擔心未來回跌時,我國又不准跌或不能賣,因此不太敢喊漲,使股市更死氣沉沉。
6. 市場交易量因市場不能自由發揮而縮減,稅收大幅減少,金融業的業務也減少。
7. 市場的流動性、自由度、以及政策的穩定性都下降,因此國際和國內投資者整體對台灣股市的評價,包括未來建議購買比例和目標價位都會下降,對台股造成長期不利的影響。
8. 跌幅再限一週的政策拖到週日晚上才宣佈,邱副院長還否認原先說過的只限一週,而說情勢一直在變所以政策要變。這乃是看外國漲跌來決定政策的投機行為,若外國漲就想要台股跟著漲,外國跌就要禁止台股下跌,完全沒有合理的政策依據。
9. 這種政策顯示政府只重表面股價的高低,卻沒能力改善股市和經濟的體質。
10. 政策不准股票下跌,又由政府基金護盤,等於是當外資的提款機。股市崩盤以來,政府已有多次在前一天違反國際趨勢而極力護盤,外資或有辦法的人士大賣,第二天股價又大跌,等於前一天政府的買進是在圖利那天賣出的人。限縮跌幅使股價那天跌較少,因此這種愚笨或圖利的行為對賣方更有利。
11. 圖利外資而外資卻並不領情,而照常批評這種違背市場法則的政策,政府可說讓人賺走錢還被罵是傻瓜。
12. 這種反覆又不合理的政策,顯示這個政府不只沒有能力,也沒信心,只想護住表面上的股價來顧面子,或者欺騙人民以減少人民1025上街頭的意願。